陕西中医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,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,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,是陕西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,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,1978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,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,1990年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、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。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,陕西中医学院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,医、理、文、管、工等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、交叉融合的医学类院校。
学校占地面积1055.9亩,分南(新校区)、北两个校区。新校区位于西安沣渭新区、沣河之滨,交通便利,环境优美,是广大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。新校区基础设施完善,功能齐全。
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、第一临床医学院(下设中医系、中西医临床医学系)、第二临床医学院(下设临床医学系)、药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、针灸推拿系、护理系、医学技术系、公共卫生系、人文科学系、英语系、体育部、社会科学部等13个教学院、系部;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、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,另有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。
学校现有教职工2415人(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),专任教师702人,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18人,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68名、兼职博士生导师14名,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、广州、成都、上海、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。有西北惟一的“国医大师”—张学文教授,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—中国针灸传承专家郭诚杰教授,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,有国家级、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43人,省级教学名师、师德标兵、“三五”人才11人,陕西省名老中医、名中医32人,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。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、学术水平高、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。
学校开设中医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、临床医学、康复治疗学、预防医学、医学影像学、医学检验、护理学、中药学、药物制剂、生物技术、应用心理学、汉语言文学、英语、市场营销、公共事业管理、制药工程等18个本科专业和护理高职专业,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的,医、理、文、管、工等学科相互渗透、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。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已培养32届毕业生,现拥有中医学、中西医结合医学、中药学和临床医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,分别在23个二级学科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。形成了专科、本科、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,全日制教育、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。截至2013年6月,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12173人(含留学生42人),其中硕士研究生886人,本科生10376人,高职学生911人。
学校共建成省级名牌专业5个,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、省级精品课程13门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。近五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。
近60年来,学校坚持立足陕西、面向西北、辐射全国,为国家培育了7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。他们有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,有些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国家名老中医,有些已成为国家“97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,有些已成为卫生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,有些已成为优秀的医药企业家。广大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杰出表现,是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。
近几年来,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奖39项。在校学生发表论文170篇,在非英语专业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7人次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。